文章 点评 投票 小组 唠叨 问答 活动 相册 资料 用户 我的社区

没能控制好的节奏,让故事不过如此

鱼头满山跑 评论 《美国众神》 7.0 分
发表于 2020-07-22 17:18:33

这部小说在2002年同时获得了雨果奖和星云奖,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好像还是高中。 《美国众神》其实是一部很好总结的小说: 一个没有性格的大块头男人,开着频繁更换的汽车通过各条国道,穿越美国的几个州。在穿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些旧时代的神怪,那些家伙要和新时代的神怪打仗,于是这个大块头就夹在他们中间继续开车……最后他还要顺便拯救世界并且侦破一件谋杀案…… 《美国众神》又是一部很难总结的小说。 有人说它的惊悚,有人说是奇幻,有人说是史诗,甚至有人认为是公路小说。它的经销商也很为难,只能自称: 既是一部悬疑小说和侦探小说 也是一部惊悚小说和恐怖小说 既是一部爱情小说和历史小说 也是一部奇幻小说和科幻小说。 吓,疑兵之计。 不过唯一让人赞同的是,尼尔·盖曼在《美国众神》中展现了自己非同一般的想象力和创作野心。 将《美国众神》评价为一本奇幻小说是相当省心的,但也可能完全错误,或者说,这并非是作者的期望。 尼尔·盖曼在持续走强壮大的剧情中显露出一股非比寻常的,甚至可以说是毫不掩饰的勃勃雄心。作者试图在现实与虚幻之间趟出一条路来,让自己自由地穿梭在其中。他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侧徘徊,犹豫不决,最终令人可惜地倒向了前者。不可否认的是,作者在某些方面处理得非常棒。然而这位可敬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显然高估了自己的驾驭能力,他企图将这整个有趣的设定一股脑儿地都展现出来。 于是除了主线索,作者利用各种倒叙或穿插的小故事让人物和世界观逐渐丰富起来。某某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偷窃被流放到美国,逃回去,继续作奸犯科,通奸,卖身,在故国异乡度过一生,但她总不忘记在窗台上留一碗牛奶给她信奉的绿妖精。还有一对从非洲来的双胞胎,弟弟被卖到海地做奴隶,悲惨得失去了一条胳膊,终于有一天,他所信奉的神附体在他身上,带着硬邦邦的那玩意儿,他领导奴隶战争,打了十几年。他说,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他所信奉的神要他这么做... ... 好吧好吧,这一段真的是非常的瞎。 作者东捞西抢地把这些捏合在一起,使得故事内核看起来无比的庞大,复杂。这远远超出了尼尔·盖曼所能实际控制的范围。虽然这种行为让故事在推进的过程中对于读者一直处于一种情感上的优势地位,但是慢慢向后发展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无法驾驭住所有自己志得意满埋下的雷之后,选择了避开雷区,绕道走。 “是的,”星期三承认说,“没错,我过去是有个搭档。手下有个小弟。不过,那段日子毕竟已经过去了。对了,那边就是加油站,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个就是长途巴士。”巴士已经到了停车场,闪着信号灯在转弯。“你的公寓住址在钥匙上,”星期三嘱咐说,“如果有人问起的话,就说我是你叔叔,我很高兴使用爱默生·伯森这个名字。在湖畔镇好好休息,安塞尔侄子。我本周内就去看望你。我们会一起出门旅行,拜访那些我要拜访的人。在此之前,你要低下脑袋,老老实实过日子,不要到处惹是生非。” 于是故事的后半部分湖畔镇开始整个劲头就松懈了,再也没有被拉回来过,故事陷入了疲惫的情绪里。连所谓的高潮都显得软弱无力,甚至滑稽可笑。没有胜利,没有失败,经过了所谓的“痛苦的思考”后,作者留下的答案是妥协。而妥协的方式居然是“排难解纷当六强,群雄归心约三章”。 我一开始真的以为是要写什么时代的洪流下,人们的信仰、思考,以及个人灵魂的安放这类男默女泪的话题。未曾想作者抖了个机灵之后就扭过头去,不再理会。 唔,一个英国人写的美国众神,当然充满了英式的绥靖主义味道。 高昂开头,最后沦为虎头蛇尾,实在是令人惋惜。 然而除了这些核心构造的问题之外,我们必须看到作者的创作功底以及设计能力仍然保持着世界一流的水准。 新旧神明战争的设定本身就很酷,全书都充斥着令人折服的想象力以及漂亮的描写段落。文字简洁有力,情节推进不动声色,其叙事节奏有如黑夜中的闪电。这些无一不告诉我们作者是一个分镜大师。他笔下的文字比影像还具有画面感,阅读的流畅性在现今幻想小说界独树一帜。 巴士车先向西开了一阵,然后转向北。春天的气息慢慢消失在死寂的冬天氛围中。堪萨斯州的天空覆着死气沉沉的灰色云层,显得孤寂凄凉,车窗外面景致枯燥乏味,让人心情低落。影子熟练地转换着收音机频道,车里的几个人为了听什么频道争吵不休。南西先生喜欢听谈话节目和舞曲,岑诺伯格喜欢古典音乐,越忧伤阴郁的越好,影子则喜欢听经典老歌。 快到傍晚的时候,在岑诺伯格的要求下,他们在堪萨斯州樱桃谷镇郊外停下。岑诺伯格领着他们走到郊外的一块草地。树木背阴的一面还有少量积雪,草干枯得和土地的颜色一样。 作为一本“奇幻味道很淡”的奇幻小说,《美国众神》显得非常另类。他带有着严肃奇幻少见的“旅情”要素,主人公影子无论是从出狱后返乡还是后来为星期五工作后开车四处寻朋访友,甚至到最后故事的结尾,都是一直处于一种‘旅行’的状态中。作者在给我们缓缓叙述故事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美国的乡村风光,以及那种只有‘自驾游’才能体会到的独特乐趣。并且在小说的中段,还描绘出了一个让无数读者为之向往的宛如乌托邦国度般的隐居之地。这些都是在阅读其它奇幻小说时所不曾体会到的。 整篇故事就像是一个神话和美国风情与民族的大熔炉。这些从全世界各地摘取的神明,只有放在美国这个舞台上,才会真真正正显得如此贴切和恰当。(里面居然还有一位西游记的人物) 从里面摘选一段“电脑之神”的描述: 一个肥胖的年轻人,坐在这部加长豪华轿车另一头的座位上,从车厢酒水柜里拿出一罐减肥可乐,打开盖子。他穿着一件超长的黑色外套,料子似乎是某种丝绸。他脸颊的一侧长满青春痘,年龄看上去不过十几岁。看到影子醒来,他得意地笑了。 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非常有讲究。 男主角“影子”几乎是一个没有任何性格的人。这种角色的选取极富冒险精神,也让我见识到这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令人折服的一面。相较于其他丰富、改造主角的故事,这种填充角色形象的剧情更显张力,也更考验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于细节的把控。 “劳拉”这个角色对于任何评论者来说,都具有着迷人的吸引力。尼尔·盖曼几乎把这个象征性的角色使用到了极致。劳拉之死的过程又是分4次叙述完成的。 第一次,影子从监狱长嘴理知道劳拉死于车祸——震惊,抽走了影子最大的那根精神支柱 第二次,影子从星期三带来的报纸上得知劳拉与好友罗比死于同一场车祸——抽走了影子又一条精神支柱。 第三次,在殡仪馆,影子从罗比老婆那里得知劳拉是与好友私通时死于车祸的——影子的精神支柱完全坍塌了 第四次,是劳拉自己讲述偷情与车祸的经过——这个时候影子已经麻木了。 在这一步步与背景抽离的过程中,“影子”的形象看似逐步变得透明,实际上是赋予他更新涵义的一次次铺垫。 从角色的身上,我大概可以了解到作者那“湮没在支线中”的创作意图:当一个角色突破了所有的个人意志之后,反而会让个体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之中重生。 《美国众神》这本书当然不能仅仅是一部消遣小说。但是在它繁复的细节与支线的掩盖下,原本的强音逐渐衰弱,最后沉入泥沙之中。然而即便如此,他的叙事手腕和有趣的节奏仍然让它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它的背景设计依然让故事可以带给人一些关于当下的思考。

427 0
评论
作者(组织):尼尔·盖曼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06
国家:英国
🐧人间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