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点评 投票 小组 唠叨 问答 活动 相册 资料 用户 我的社区

最经典的亚瑟王

云梓君 评论 《永恒之王》 8.0 分
发表于 2020-07-24 16:47:22

最有名的亚瑟王也是我们最早认识的亚瑟王迪士尼动画片《石中剑》就是根据《永恒之王》第一卷改编的。这是一个充满英式幽默的故事,对亚瑟王传说予以了最大程度的保留,没有更改任何伦理关系,只是以现代小说的笔法重新演绎了情感。因为对人物关系基本保留,这也是最适合用来分析马洛礼版本中的人物的作品。同时,这也是我认为的最好的亚瑟王的故事,因为它是唯一将探讨高度上升到社会学的作品,唯一向读者展现了亚瑟王传说的真正魅力所在的作品——圆桌制度。

按照惯例先从人物开始由于这里的人物和《亚瑟王之死》基本一致,所以我也就不加以赘述了。我本人认为,亚瑟王传说中有这几对关系最值得探讨:亚瑟、桂妮薇和兰斯洛的永恒三角形亚瑟和莫桀,这两组关系影响着亚瑟王传说后期最重要的两个情节:骑士之花和王后的偷情以及卡姆兰之战。绝大部分作者都不愿意处理亚瑟王后期的故事,因为有太多地方说不通了,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从马洛礼版本开始,当梅林被妮慕关在石头里后,亚瑟王这一人物形象开始最大程度的隐形。

怀特的兰斯洛和马洛礼的兰斯洛特最大的差别在于兰斯洛奇丑无比长得像个大猩猩。他和桂妮薇的情感历程几乎和《浮生梦》中的菲利普和瑞秋一模一样。此前我在分析《浮生梦》的时候提到过菲利普在瑞秋身上寻求到的安布鲁斯的影子,却恰恰忽略了小说开头给以的最重要的暗示。菲利普在最开始自嘲和安布鲁斯的相似,但由于倒叙手法,事实上那已经是最后了。也就是说,菲利普对瑞秋的爱、如果瑞秋回应菲利普的爱都意味着菲利普能够更加贴近安布鲁斯的形象。瑞秋死前握着菲利普的手,却喊出来“安布鲁斯”就是证据。那么在这里,兰斯洛对桂妮薇的爱、如果桂妮薇回应兰斯洛的爱也同样意味着兰斯洛能够更加贴近亚瑟、成为亚瑟。这里的心态应该是最贴近马洛礼版本的。而桂妮薇对兰斯洛的爱就显得很微妙了,在《浮生梦》中即使安布鲁斯已死瑞秋也没有投向菲利普的怀抱,而这里的亚瑟的隐身却造成了一种比死亡还要糟糕的效果。无论哪个版本我们都可以确切的这么说,骑士之花和王后的偷情是亚瑟一手促就的,后来的纵容也有意为之。

另一方面莫桀与亚瑟的关系似乎总是非常的冷淡原因无他因为莫桀的母亲是亚瑟的姐姐他的疯狂是显而易见的但没有哪位作者笔下的莫德雷德有怀特的莫桀那样鲜活正如第四卷《风中炷》所说,“(莫桀)是她的粮食。现在她死了,他又成了她的坟墓。”这场悲剧的根源在这个母亲对于乱伦私生子窒息般的爱,一种调教狗或者是情人的相处模式,以至于莫桀本人并没有真正的追求——除了毁灭。值得一提的是,《永恒之王》也是唯一保留了马洛礼版本中想要溺死莫桀这一情节的作品,这使得他们两人也更加难以调和,亚瑟对莫桀始终有种难以描述的恨意。尽管这种恨意微弱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而且这恨意也不是针对莫桀的,而是针对他带来的污点以及这份污点所象征的毁灭。

从《石中剑》里梅林为亚瑟准备的种种试炼我们就可以看出,至少在亚瑟身上,作者怀特秉持着一种理想主义的心态。鱼老大、蚂蚁的反乌托邦社会、野鸭的自由,无不透露着理想主义者的身影。至于最终让梅林高唱四面歌的答案:暴力的意义在于用以消除暴力,并且应当予以正当的发泄口来维持暴力的存在。这就是圆桌的真正价值。这也是兰斯洛所真爱的卡梅洛特样子,公正公平,用暴力抵消暴力,将骑士美德作为标准。就连寻找圣杯也不过是这个计划中的一部分,为的是替圆桌骑士们寻找新的发泄口。或许这就是怀特的亚瑟选择宽容兰斯洛和桂妮薇的原因因为他们两个仍然(尤其是兰斯洛)希望的是圆桌制度统治下的卡梅洛特,而莫桀出于对父亲的病态的嫉妒,则永远不会维护这些。

这些大概就是怀特笔下的亚瑟王了这是一个从现代社会倒着活到了亚瑟王时代的梅林所希望看到的社会消除暴力平等公正然而他选择的方式却是由150名骑士组成的圆桌制度。此情此景堪比乌托邦社会,数代空想社会主义家们以及他们改换名字的后继者们苦苦追寻的,直至今日,仍旧是这些。失败的案例的价值在于警示后人。这里的亚瑟的隐退也可以看作是对这种不合理社会必然消退的案例吧,因为这里的圆桌制度若想要实现,那么亚瑟就必须成为一种精神偶像,然而莫桀的出生、王后的背叛都表明这一切即将落空。那么有无方法补救?当然有,只要亚瑟动用手段维持自己的形象,但这样亚瑟就会成为一个独裁者。很显然这是违背初衷的。这种社会制度的必然失败恰恰在于它的矛盾性,它的目标和过程手段走向了两种极端,一边是人民的绝对平等,另一边是统治者的绝对独裁。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当年的重农学派看太多中国的故事了。

429 0
评论
作者(组织):T·H·怀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2017
国家:英国
🐧人间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