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点评 投票 小组 唠叨 问答 活动 相册 资料 用户 我的社区

[民族与文化][东北陆]统摄之政——贞佑王国的权臣专制

2020-07-29 15:05:44
0
905

统摄之政——贞佑王国的权臣专制

木袍轻 著

 

统摄之政,是指贞佑王国后期敬芳实郑貌臣两大权臣统治时期。肇极1698年,敬芳实发动政变,废黜保大王澄庆宽,拥立澄宰道登基,上王号为享德王,升辅政大夫,旋改任统摄,总揽朝政,统摄一职,由此产生。1727年,郑貌臣发动兵变,取代敬氏家族成为王国执政统摄郑貌臣及其后代统治贞佑王国四十余年。后世史书上,将敬芳实称做前统摄郑貌臣称做“后统摄

一、真高之乱

1668年,贞佑王国称之为保安之征的贞-岳战争落下帷幕,侵略方贞佑王国大败亏输,仓皇逃窜,国内政治上,主导这场战争的南人党一蹶不振,再次回到北人党一家独大的局面。

此时,北人党的领袖,是崇治大夫真佑常。当年,武平王澄道济称王,借助这些功勋豪强实力颇多,加之当地有豪强政治的传统,导致建国后尾大不掉。而这些功勋豪强又可以细分为两大块,一是前朝永祚王国任命的地方官吏和因战乱流亡南部的北方豪族子弟,这群人中的代表,就是真允时;二是南方本地土豪,利用战乱的权力真空,把持本地实权,后归附澄道济。前者形成北人党,后者则形成南人党。 北人党虽以真氏为首,但实际上并不能算是铁板一块,真佑常在时,因其功勋卓著,无人敢议。

1685年,真佑常中风病逝,未指定继承人。

1686年初,真佑常第三子真重廉在一众兄弟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氏家族新一代的族长。真重廉有多年的从军经历,并曾在海外殖民地服役,回国后掌握真氏家族私兵夜叉队,这是他能击败其他兄弟的关键。真重廉性格嚣张跋扈,对王室、大臣们都颐气指使,私底下人们都叫他戾大夫

真重廉的高压统治下,北人党内部的反对派纷纷汇聚在高以政、高以葆兄弟麾下。高氏兄弟的父亲,是真允时好友高胜元,随真允时一道投奔澄道济,可惜早死,高氏兄弟由真允时抚养长大,并认为义子。

真重廉对高氏兄弟势力壮大表面上宽宏大度,内心忌惮不已,于是以宴会的名义邀请高氏兄弟赴宴,高氏兄弟不知是计,欣然前往,结果高以政被擒杀,高以葆侥幸从狗洞逃生,投奔依附于高氏兄弟的参护军大尉万正家,在万正家支持下,正式起兵对抗真重廉,史称真高之乱。

真高之乱是真重廉与反对派之间的总决战,在这场战争中,真氏私兵夜叉队大放异彩,表现出完全不亚于正规军参护军、镇护军的军事实力,甚至还远远超出。

16894月,高以葆在惶惶不可终日中自杀。真高之乱结束,真重廉在全国建立起绝对的权威统治。7月,安靖王澄达干病逝,真重廉拥立澄庆宽登基,上王号保大王 澄庆宽真重廉私交甚好,大小事务俱委于真重廉真重廉威势更盛。

二、名臣之后

真重廉彻底掌权后,将对自己有威胁的军事将领一律转迁到边疆地区,其中就有镇护军武尉劳承栋,他是南人党硕果仅存的军方代表。劳承栋是邱元重妻弟,邱元重归国后从军届退隐,他的势力由劳承栋代管。

作为南人党仅有的军事力量,他的麾下聚集了一大批南人党青年骨干,敬芳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敬芳实,号之文,是前朝永祚王国名臣敬仁恕的后代,世代簪缨之家,敬芳实这一支出自敬仁恕第七子敬安修,很早就落户南方,加上后来家道衰落,沦为地方土豪,因此被算进南人党,而同样是敬仁恕后代的敬泰中,则被算进北人党。

敬芳实作为南人党青年才俊,加上同族敬泰中的庇护,在官场上风生水起,隐隐有南人党新生代领袖的姿态,于是一并被真重廉迁转,不过敬芳实迁转之地,是海外殖民地弥胎岛。弥胎岛位于凉海中央,是一座人口不足4000的岛屿,是从本土前往最大的海外殖民地镀尹群岛的必经之处,岛上有港口一座,供往来船只停泊修葺。任官此处,近乎流放。敬芳实仍旧悉心做事,招纳人心,很快牢牢掌握住弥胎岛实权,将监视他的真重廉亲信架空蒙蔽。

在弥胎岛上,敬芳实利用往来船只获取信息,招揽人才,同时组建了自己的船只商队,做转口生意,赚钱练兵,建起一支200余人的治安部队,称之为镇宁队敬芳实以夜叉队的标准严格训练镇宁队,同时,见识了火器威力的敬芳实,大力在薄岩岛采买火铳,充实镇宁队。敬芳实也通过往来船只,敏锐的觉察到随着国内的政局变幻,王国对薄岩岛的统治日渐削弱,而来自遥远东方海洋的翱烈域人的影响力则日渐增强,越来越多的翱烈武装商船聚集在薄岩岛东南部,殖民地安危似乎迫在眉睫,但本土对此却一无所知。

1694年,敬芳实利用船队,以弥胎岛为核心,构建了遍布周边大小岛屿的势力网。镇宁队也从最初的200人,扩张到千余人,成为一支足以影响一方局势的力量。

16947月,真重廉遭人刺杀,伤重而死。一时天下大乱。此前,真重廉6年统治期间,在其强力打击下,北人党几乎变成了真氏党,真重廉堂弟真冢盛甚至放言“非我真氏,皆属豚犬”。真重廉死后,中枢政治力量主要集中在两大集团手中,一是真重廉亲信大将福霞末、真古生,他们簇拥在真重廉长子真骏房身边,是为宗子党;二是以真重廉同母弟真重禧为首,围绕着一群宗亲将官,是为宗亲党。

因为真骏房年仅10岁,真重禧谋求监当权,两派之间矛盾丛生,很快便爆发战争,史称“保大纷乱”。两派人马在京城征战杀伐、血流成河。保大王澄庆宽先是支持真骏房集团,却不敌真重禧集团,169511月,澄庆宽真重禧崇治大夫,然而就在赐官后不久,真重禧却意外死于自家厨子的刺杀,至今人们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刺杀众说纷纭,但绝大多数人都赞同幕后指使者是真骏房的首席智囊金哲恒,但也有相当多人认为这是保大王的阴谋。真重禧死后,该集团近乎分崩离析,但朝政并未归于保大王或者真骏房,而是分裂的七零八落,再没有绝对的强有力集团。京城周边,尸山血海。

真重廉统治期间,南人党全面撤出中枢,蛰伏于周边地方。16972月,一封署名“彦忠”的密信被偷偷送到南人党领袖李信崧手中,信中写道“国家危如累卵,仰赖南公”,彦忠者,即左安门卫沙彦忠,他是保大王的心腹内臣;南公,即指李信崧居南人党领袖之位。李信崧接信大喜,立刻手书一封,邀劳承栋(南人党唯一军方大佬)即刻返京。同时,这封私信,也被有心人转给了远在海外的敬芳实

三、权臣之路

当时,劳承栋任南武功境总监军,麾下兵马除了本部4000余人忠心可靠外,其余都是北人党势力,而他原本所辖的南人党武装,则被分割为多个互不统属的部分,由不同将官统带,驻防各地。劳承栋接信后,虽然立刻整顿兵马,又以信使飞驰各地招揽旧部,但一时间仍困于当地。

敬芳实得知这封信之后,立即与心腹容善正敬宗火万奇先等商议出兵,并派遣出身较高的容善正迅速乘船北上勾连内陆。

此前,敬芳实已经用海路不靖的理由,中断了殖民地到本土的航线,而用自己的商队垄断商贸,摇身一变成了整个殖民地的代理商。当下定决心要干预本土战乱后,敬芳实一面聚拢船只和兵力,一面召集殖民地各家势力在弥胎岛的代言人,公开展示密信,并宣称这是保大王给自己的密信,信中南公,即殖民地诸公,号召大家勤王奉公。敬芳实以未来中枢的政治承诺,换取了殖民地各大势力的支持,一时间在兵力和财力上宽裕起来。

容善正此时也通过家族力量,和南人党大佬昌元结联系上,昌元结李信崧早有矛盾,碍于李党势大不予正面冲突,听闻海外有这么一支新生力量,颇感兴趣。于是在昌元结运作之下,一些南人党集团转而支持敬芳实

由于劳承栋迟迟不能南下,李信崧无奈之下,也不得不同意让敬芳实北上,但要求敬芳实必须听从自己的号令,绝不可以擅自行动。

敬芳实李信崧的命令,表面上信奉遵从,内里却嗤之以鼻,他将李的命令转交给昌元结,以示忠诚,赢得了昌元结的信任。而后,敬芳实清点兵马,除必要的守备兵力外,倾巢而出,共计800人,分为6支队,总号“镇宁”。

镇宁队最初是敬芳实按照夜叉队的标准编练的护卫队,后来敬芳实接触到殖民地新式火器,以及翱烈域武装商队后,感觉到夜叉队也已经落伍,于是革新武装,基本做到八成兵力使用火铳,并基本建起一条完备的弹药后勤系统,他在殖民地各处投资新建火铳厂、弹药厂10余处,还在弥胎岛创办了编练学堂,邀请翱烈人训练队官。在数年间,镇宁队已经成长为一支与本土官兵区别极大的新式武装,而这支武装牢牢的掌握在敬芳实一人手中。

敬芳实1697410日,在五渐港秘密登陆,受到昌元结派系热烈欢迎,当日照例去拜访了李信崧李信崧命其部在一处庄园安置,等候进一步指令。当夜,昌元结秘访敬芳实驻地,商量内容已无可记载,次日,敬芳实部安稳不动。

次日夜,敬芳实突然绑架了李信崧派来的监视人员,而后整军出发,按照昌元结早已安排好的路线,连夜奔袭京都。在昌元结的影响力下,敬芳实一路有惊无险抵达京都外围,而后遭遇了京都一方势力的巡逻兵,一举歼灭之。

黎明,敬芳实顺利进城。直到此时,京都各大势力方才隐约感觉到有一股新势力掺和进来,但他们行动迟缓而无序,敬芳实所部直取王宫,在王宫外击溃了看守此处的真氏武装,顺利夺取了王宫,敬芳实后来回忆说,整个行动顺利的就像在做梦,镇宁队当面,无一合之敌。敬芳实拜见保大王,受封京都地面讨逆使。而真氏家族各大势力,得知确切消息后,也开始紧急动员,试图夺回王宫。当他们注定会失败。

敬芳实虽然兵力只有八百人,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八百万紊掌钱(注:紊掌,又名银紊掌,一种含银铸币,在海东地区通用。)当时,王国一名中枢官员,平均年俸大约在2-3万紊掌钱,这八百万是殖民地支援给敬芳实资金。

在这强大的银弹攻势下,真氏家族武装迅速分崩离析,剩下的顽固分子,也不是镇宁队的对手。数天时间,京都竟然奇迹般恢复了和平。

417日,昌元结进京,受封理政大夫。

418日,李信崧进京,受封嘉善大夫。

南人党重掌朝政。

此后数月,敬芳实利用昌、李二人矛盾,左右逢源,官职越做越大,然后又在二人矛盾白热化之后,借地方剿匪之名率军离开京都,借此机会正式脱离昌、李二人,形成自己的独立派系,以近畿的郃州郡为核心。

169712月,李信崧昌元结敬芳实自郃州郡回军,囚禁李信崧。受封观义大夫。

16981月,敬芳实以无德昏聩为由,废黜保大王,改立澄宰道为王,上王号为享德王敬芳实升辅政大夫。2月,享德王拜敬芳实统摄,总揽朝政。

四、统摄之政

1698218日,敬芳实正式以“统摄”施政,其居所称宫,为怀能宫,俗称统摄宫。所用形制与王国齐平。一般历史学界,以1710年为界,将敬芳实的统治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698-1709年,为敬芳实统治前期,这一时期敬芳实励精图治,厉行改革,国势大振。

敬芳实改革第一步,即以统摄宫属官代掌国政。统摄宫以统摄为尊,下设三所,分别是增秩所、选判所和公事所,各置承事一人,总揽所事;另有外领参事、镇宁省大尉、检目等直属于统摄。增秩所,掌管行政事务,诸如民政、财税工程等重要事务,均归于增秩所管辖;选判所,掌管选人、审判等重要职权;公事所,掌管统摄宫内部事务,相当于秘书处。三所长官、属官皆取代朝官,成为实权政务官,而朝官则成了记名官。私人武装镇宁队,也经国王背书,成为国家正规军,称镇宁军,置镇宁省管辖,一如参护省。镇宁军分甲、乙两种,甲种军即老镇宁队以及由敬芳实直管的部分,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镇宁军的主力;乙种军则是由原先的地方武装、参镇两军改编而来,主要负责地方治安,战斗力与旧军无甚区别。

按照政治承诺,敬芳实在中枢,增设朝官拓殖大夫,专管殖民地事务,以有殖民地政务经验的有力人士充任,提高殖民地众人的政治地位。但作为敬芳实的钱袋子,殖民地大小事务,实际由统摄宫外领参事掌控,这是中枢代官的一个具体案例。在地方,敬芳实在各郡(县)增设把总一名,前期主要用以监察地方不法,后管辖镇宁军地方驻军(乙种),渐增军政大权,取代造领、少领等成为郡(县)实权者。

敬芳实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即疏浚河道,修缮乡道,修建商道。贞佑王国上一次大规模整治道路、河流,还是建国初期,至今已有60余年,此后历代贞佑国王,虽然偶尔有小修小补,但无济于事,早已破败不堪。敬芳实此举,大大俘获民心,充实财政,成为一大善举。此外还新办公立学校,帮助寒门子弟求学上进,压制勋贵势力。

自永祚王国覆灭后,南部国土上建立了贞佑王国,北部国土上建立了景祥王国。起初两国实力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但随着贞佑王国国势大增,景祥国已经渐渐不支,然而相对于贫乏的北方,贞佑国更重视富饶的南海殖民地,所以北伐之说并不是主流,还于旧都早已不是贞佑王国勋贵的第一政治诉求。17世纪30年代起,草原上素剌人逐渐崛起,特别是60年代,第二代素剌汗五次东征,将势力扩张到肃霜草原东部,将原本居于此地的民族势力向东挤压,在这一波波民族浪潮中,磨辇人再次涌进景祥国,建立起大量割据政权,景祥国趋于灭亡。

1672年正月,敬芳实亲率镇宁军用兵北方。佰索郡之战中,镇宁军大获全胜,俘获男女十余万口,将南北边境推至佰索江口。1673年十月,敬芳实再次北伐用兵于北武功境重镇前仓郡,敬芳实亲逾山岭,为士卒先,昼夜不息,行千余里,一直打穿了北武功境,至东海之边,方鸣金收兵,俘虏士卒十万之众,得牲畜十万余头。

1675年正月,敬芳实再次出兵讨伐盘踞在北方山岭的胡匪部族,斩首万余众。于是远近莫不慑服,望风而降。三月,斯弓岛豪族侒隶辰反叛,敬芳实率军平叛,大破其部,在斯弓岛斩杀叛军和平民五万余人,尸横遍野,侒隶辰妻儿亦不能幸免。1678年四月,翱烈商人武装袭扰博岩岛沿海,敬芳实率军至博岩岛,大破其党。1679年五月,敬芳实再次征讨北方,克复旧都贯高,敬芳实声望达到顶峰。

敬芳实统治下,贞佑国国力大盛,商业、农业、盐铁业相当发达,是海东国家中最富庶的,号称海东天子国。

1710年,随着四邻安定,大权统摄,敬芳实意志开始松弛,由勤勉走向荒淫暴虐,开启了统治后期,标志性事件是重修永安苑,这是一座王室别苑,后来被真氏家族强占,一直荒废至今,重修之后,敬芳实将自己的居所迁于此,改名为永安宫,并大兴土木,扩张林苑,由节俭,走向极度奢华,整个社会上风气也以奢靡为主,同时对功勋之臣动辄灭族,与真重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1716年,敬芳实酒后骑马打猎,坠马受伤,不久伤重而亡。长子敬从经继承统摄之位,是为第二代统摄。

敬从经掌权后,革除了一些敬芳实后期的弊政,肃清吏治,严厉打击贪腐,注意民生,大力屯田,广设粮仓,有效解决贞佑国粮食危机,同时依法量刑,文化鼎盛。但其对勋贵子弟颇为优容,对他们的不法行为常常只是告诫一番便轻轻放下。但他却用不敬法度名义,杀了宗室大将敬宗火,实则只是私人恩怨。在敬从经统治下,国家民生有所恢复,但远不及敬芳实统治初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各地暴动不断。1723年,敬从经暴毙,留下幼子敬唯先掌权,以翦秀尚郑貌臣二人辅政。

五、素寒家世

郑貌臣,号寒江,南部境上皮县人,家世贫寒,父亲是一名木匠,仅可饱口腹。郑貌臣兄弟七人,他是老三,也是兄弟中最聪明的一个,自小在县上做帮闲。当时,正值真氏家族掌权时期,吏治的腐败与混乱让他深有感触,并心生厌恶。在帮闲期间,他有幸讨得一名县种文吏欢心,跟在后面学了文字书写,并负责誊录文书。

1700年,敬芳实在京都新办“律令学堂”,招录寒门子弟入学,时年20岁的郑貌臣离乡赴京都求学,成为律令学堂第一届学子。在律令学堂,主要课程是文书、律令、财务、军略等,全程军事化管理,第一届学期一年半, 1701年底,敬芳实毕业,名列学堂第一,授予中臣部干办(十二等官阶第十等,阶名上位率)一职,并为统摄宫公事所贴写,相当于敬芳实私人秘书。

郑貌臣文采通达,往往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制文,还能切中上官心意,在公事所越来越受重视。1702年起,敬芳实的数次亲征,郑貌臣都随军办事,即便是军情最紧急时刻,郑貌臣都能从容不迫书写机要文书,将敬芳实的指令清晰传达,为敬芳实看重。屡迁至中臣部又辅(官阶第五等、位头横行)、公事所掌故(第一副手),成为名副其实的机要秘书。

郑貌臣为人处世颇为精细,凡是都细细思量后再做决定,轻易不发表意见,但说出来的话通常能切中要害,并能解决问题;特别能保守秘密,而且思维敏捷、好读书、记忆力强,于国中内外、前朝今世典故、范例均能信手拈来。这些特征让郑貌臣成为一名优秀的机要秘书。但少年时候的经历,也让他痛恨豪族勋贵,同情弱小。

1710年,敬芳实重修永安苑,郑貌臣谏之,为敬芳实不喜。1712年,郑貌臣外放青宝境太春县造领,太春县在半岛东南,距离京都有半个月路程,是一个渔业发达的滨海小城,当时,地方上掌实权的是把总,而造领不过是个虚衔,不过是用来安置失意官员,大多不会赴任。但郑貌臣却正式赴任。

当时,太春县把总名为召长忻,早在弥胎岛就追随敬芳实为镇宁队下级军官,因战功于1707年任太春县把总,其人并无治理地方的能力,只会横征暴敛,抢夺民财,地方上早已怨声载道,但无人敢言。郑貌臣到任后,并未与召长忻正面冲突,而是主动避居外郭,捡拾起被召长忻弃之不顾的地方治权。召长忻对其也颇为忌惮,不愿招惹,于是两人竟然可以和平相处。郑貌臣在任期间,鼓励农桑,倡导商贸,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当地经济,为当地人敬重、归心。

1716年,敬芳实崩。子敬从经嗣位。敬从经各处前代弊政,重启一批骨干之臣,郑貌臣不仅官复原职,还加京都右防长一职,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朝显贵。临走前,参夺召长忻

当时,敬从经亲信大臣有十位,号称“十贵”,郑貌臣是其中唯一不曾染指镇宁军军权之人,始终只是文秘之臣,反而因此更受信任。在十贵的内部倾轧,争斗频繁中,郑貌臣都能保持中立,超然于外,一直屹立不倒。1720年,敬从经鉴于镇宁军兵备、军纪松弛,于是遣郑貌臣整肃京都军纪,郑貌臣于军中置铁鞭数十,有不从军纪者即刻杖毙,一时京都肃然,拍手称快。

1721年,敬从经于镇宁军中,选调精锐千余人随侍左右,称为“安定卫”,以裁非部又正、统摄宫议政占则佑为安定卫使,郑貌臣为副使,这是郑貌臣初掌军权。1722年秋,敬从经长子敬友义谋反,事败被杀,占则佑牵涉其中,一并被杀,敬从经臂膀受枪伤。郑貌臣以副使掌卫事。

1723年,敬从经伤病复发,暴毙于宫中。幼子敬唯先嗣位,此时“十贵”之臣,仅剩下翦秀尚郑貌臣二人,号“双壁”,成为新一代托孤辅政大臣。

六、权柄在握

翦秀尚时年40岁,比郑貌臣还要年轻3岁。他是敬从经潜邸旧臣,在敬芳实时代并无突出功绩,敬从经执政后将其火线提拔,到1723年,已经是三等将燕(爵位)、匡治大夫(一等官)、统摄宫左庶长(摄宫事)、增秩所承事(行政总长)、镇宁省大尉(掌镇宁军),成为事实上的第一辅政大臣。

郑貌臣则是二等将豫(爵位,比翦秀尚低两级)、中臣部保正(一等官)、京都左防长(京都地面长官)、统摄宫公事所承事(秘书长)、安定卫副使掌卫事(掌宿卫军),仅次于翦秀尚

翦秀尚权力欲望很强,习惯独断专行,对于郑貌臣非常忌惮,多次以左庶长的身份挑衅郑貌臣,郑氏于是避居左防长署衙,对统摄宫事完全放手,却牢牢掌控安定卫。

翦秀尚权力的基础是统摄宫左庶长和镇宁省大尉这一文一武两个职务,其中掌镇宁军是他行驶权力的保障,但翦秀尚实际上镇宁军中并无太深的根基。他一不是老镇宁队,二不是甲种军出身,三没有参加过敬芳实初年征伐,在一些镇宁军老资历眼中,他压根算不上镇宁军自己人。

与此相对,郑貌臣虽然前两个条件也不符合,但他从1702年起,就随敬芳实征战各地,执掌中军机要,可以说如今镇宁军中高层军官,都曾领过郑貌臣写的军令、文书,虽然不曾直接掌握军务,但军中实际影响力不小。至今有一大部分镇宁军官习惯性称其为“郑军机”,这也是之前他整顿京都军纪时大小军官不敢闹事的原因。

但显然翦秀尚并没有清晰认识,他似乎认为自己已经牢牢掌握了镇宁军,可以为所欲为。于是在京都倒行逆施,甚至于克扣军饷,最终闹出来1725年的驻军骚动,翦秀尚的支持者和反对派在京都街头架炮对轰,生灵涂炭,最终郑貌臣以京都左防长的身份平息了这场骚乱,并以此逼迫翦秀尚辞去了镇宁省大尉职务。这是翦秀尚倒台的开端,很快,掌握了局势的郑貌臣一步一步压倒翦秀尚,并于17262月将翦秀尚流放到斯弓岛,死于道。郑貌臣手握大权,但显然他并不满足于此。

17274月,和衷王澄朝义拜郑貌臣为统摄,建立郑氏统摄政权。

郑貌臣执政期间,比较关心百姓疾苦,继续延续了敬芳实兴办教育的政策,扩充官办学校数量,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扩大全国受教育人数量。不喜游宴、奢靡之事,提倡节俭,同时在地方上搜检土地、人口,极大侵犯了地方豪族利益,由此掀起的叛乱此起彼伏,一直到1735年,郑貌臣方基本平息各地叛乱,并缓和了激进的搜检政策,承认豪族特权。

在殖民地政策上,郑貌臣偏向于保守,放弃了一大批统治薄弱的南海殖民地领土,将力量集中于便于掌控的殖民地北方,同时看重近在身侧的斯弓岛,多次将本土罪犯、贫民等,安置在斯弓岛,以利开发,在郑氏政权的努力下,斯弓岛人口从原先的40万,上升到100万,大片荒地被开发出来,成为王国贵族的后花园。

总体上,郑貌臣时期社会比较平稳,对外征伐不多,经济社会在迅速恢复当中。

1738年,郑貌臣病逝,长子郑长懋继承统摄之位。

1740年,郑希臣郑长懋,成为新一任统摄。郑希臣郑貌臣六弟,敬从经时代以来,就一直是郑貌臣得力助手,宫府实权人物,被郑长懋忌惮,索性反杀,继而掌权。

郑希臣总体上延续了郑貌臣时期的政策,但完全放弃了土地搜检政策,转而吸纳豪族力量试图重新扩充殖民地,但也因此陷入了殖民地泥塘不可自拔。

1746年,郑希臣病逝,子郑季伦即位。郑季伦为人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曾巡视斯弓地方,恰逢大盗门高嗣结寨于三溪,依据深险,侵袭四面,号召斯弓独立。郑季伦遣兵征讨,月余击破,执杀门高嗣,其党数百人皆散去。执政后处政宽严有度,治存宽厚,不喜欢听闻别人过失,故得朝野欢心。他爱好游历,在位期间多次游治地方,有事在车架上即收即办。

郑季伦统治期间,郑氏政权进入全盛。1754年,郑季伦病逝与归都途中,因子年幼,传令胞弟郑季光继位。同年,斯弓岛大起义爆发。

多事之秋将临。

七、月满盈亏

17547月,斯弓岛下里郡土豪示晴政袭杀把总,聚众造反,掀起了前后延续长达十年的斯弓岛大起义。习惯上,斯弓岛被划分为上里、中里、下里三个区域,贞佑王国征服斯弓岛后,分设了上里郡、中里郡和下里郡,郡城分别在散半、开保和花岩三座城市,其中开保城扼守斯弓腹心,最为紧要,斯弓境翼长府就设于此,是贞佑统治的核心。

相比较而言,贞佑人在下里地区的殖民统治就薄弱了很多,主要依靠当地豪强、大族代为统治,原本相安无事,但随着郑氏政权迁移越来越多的本土贫民进入斯弓,土地矛盾开始变得尖锐起来。在这些矛盾中,殖民地当局往往袒护新移民,而对本地土人极为苛刻,导致双方矛盾越来越尖锐,社会也越来越不稳定。

1744年的门高嗣叛乱,可以说是一个预演。示晴政起义,则是矛盾的总爆发,起义最初的爆发点在下里郡,并很快蔓延全岛,在这场长达10年的大起义中,有名有姓的领导者十余位,无一不是地方土豪出身。

起义爆发初期,郑氏当局并未重视,只是责令斯弓翼长调兵平叛,然后中枢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政局交替上,郑季光与前几代郑氏统治者不同,他性喜奢华,组织了一场华美无比、奢侈无比、庞大无比的掌权仪式,耗时半年,耗钱200万紊掌。

175511月,穗口之战中贞佑殖民军大败,损失6000余人,剩下的都龟缩在各地堡垒不敢出动,起义军大势已成,已经不是可以迅速平定,所以等中枢回过神来的时候,斯弓岛处处烽火。

17561月,郑季光改派郑省明为斯弓境翼长,调遣1万镇宁军入岛作战,但完全无法扑灭战火。17569月,郑季光亲征斯弓岛。郑季光喜好奢华,同时也擅长骑射,能左右开弓,虽然年仅21岁,但却是郑氏家族中顶尖的军事人才。虽然郑季光的亲征,极大缓解了斯弓岛局势,但由于没有触及根本,所以一直不能彻底平息战乱。1760年,郑季光受风寒死于军中,弟郑季泷袭位。

为了平定叛乱,郑季泷授权斯弓岛移民自行武装,以对抗叛军,培养起一支支移民武装。1764年,依靠起义军内乱,郑氏大军攻克起义军大本营三编城寨,屠杀城中长幼2万余人,起义失败,而后全岛肃清乱党,又杀了5万余人,仇恨进一步加深。为了平定斯弓岛大起义,郑氏政权一共出动了6万余军队,费钱7000万紊掌,国家大衰,还埋下了覆灭的伏线。

1766年,郑季伦之子郑乘达郑季泷。早年,因为郑乘达年幼,郑季伦传位于弟弟郑季光郑乘达成年后便筹划夺权,拉拢了安定卫一般中层将领,而后发动兵变,杀死了郑季泷。随后,郑季泷心腹大将容万永逃亡斯弓岛,据岛叛乱。仅仅安稳了2年的斯弓岛,再一次爆发大动乱,只不过这一次的起义主力,变成了王国正规军,他们和本地土豪合作,彻底掀翻了贞佑王国在斯弓岛的起义。

1770年正月,叛军攻克开保城,斩杀翼长,容万永在开保城登基称王,王号“启盛王”,定国号为“保顺禄永”,宣布斯弓岛独立。

郑乘达旋即增兵斯弓岛,但屡战屡败,不得不于17716月,和容万永签订和平条约,贞佑王国保留上里郡东部的统治权,承认保禄王国,郑氏政权威望大失。

1771年底,贞佑王国内部反对派,秘密勾通治隆王澄义盛,趁郑乘达抵达王宫参加宴会时发动政变,用弓弦扼死郑乘达,然后导演了一出政权奉还的闹剧,但这种草率的政变显然挽救不了王国飘零的国运,之前的政变虽然有镇宁军参与,但他们大多是郑季泷的支持者,对于国王并无丝毫尊重。

很快,京都的镇宁军推举郑季泷之子郑俨达为首领,京都战火再燃。治隆王澄义盛与其他政变的组织者们,仓皇逃离京都,流亡到东北的南武功境,史书上称之为北贞佑王国。

郑俨达不久之后也在京都动乱中被杀,大贵族福昭业逐步掌控了京都附近局势,并于1776年称王,王号“天保王”,建立“宁致安远”王国。

 

 

统摄世系表

敬氏家族

敬芳实1668-1716年,其中1698-1716年执政)

敬从经1688-1723年,其中1717-1723年执政)

敬唯先1711-1730年,其中1724-1727年执政)

郑氏家族

郑貌臣1681-1737年,其中1727-1737年执政)

郑长懋1699-1740年,其中1738-1740年执政)

郑希臣1696-1746年,其中1741-1746年执政)

郑季伦1712-1754年,其中1747-1754年执政)

郑季光1724-1760年,其中1755-1760年执政)

郑季泷1740-1766年,其中1761-1766年执政)

郑乘达1745-1771年,其中1767-1771年执政)

评论
🐧人间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