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点评 投票 小组 唠叨 问答 活动 相册 资料 用户 我的社区
全部 水贴讨论 外网作品 原创分享 俱乐部官方公告 新闻消息 2023荆棘王冠

搬运丨作者电台丨双翅目(上):科幻究竟是什么?

Feder飞行员诺德
发表于 2019-01-30 16:26:37

本篇全文抓取自https://read.douban.com/reader/bulletin/58206734/ 保存网页后用word转为可复制文本, 排版过程中未保留图片 ,也可能存在段落缺失的情况。建议屯民浏览原文。

  人人都爱看科幻,可是科幻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定义?科幻作者双翅目做客机核网,和西蒙、四十二一起从新的理论角度畅谈「科幻」的概念,分享了多位重量型「科幻大佬」眼中的科幻,干货满满。
  
  Chapter 1:科幻如此迷人,而它究竟是什么?
  
  科幻到底是什么? 有谁为科幻二字下过定义? 科幻作家双翅目与主持人四十二、西蒙谈论的第一个话题是:科幻是什么?
  
  今天我在这里谈科幻是什么,但首先想要说明的是:没有人真正清楚科幻是什么。
  
  科幻的概念最早建立在上世纪初。在此之前很多做科幻理论的人可能会从历史的角度对科幻进行追溯,例如在古希腊时期,既有神话性质亦有技术性质
  
  当我们提到科幻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普遍的看法:它是关于技术的小说。而事实上,如果你去翻阅各种各样的科幻书籍或者是科幻理论,会发现有几十个各不相同的定义,还会发现许多小说类型在科幻里面都可以被覆盖到。
  
  本期会从西方的几位着名科幻编辑、作者、研究者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他们所提出的科幻定义。
  
  先说一个来自英语文学专业对科幻的基础定义:科幻是试图去预测未来技术进步对社会影响的一类故事。既提出要有预测,又讲到技术进步,最后还要对社会有影响,仅三块便完整概括了我们看科幻作品时想要的点,这是对科幻第一感官上的普世定义。
  
  而这个定义的来源是20世纪两位科幻编辑:雨果·根斯巴克和约翰·坎贝尔。他们是黄金时代的开创者,也是他们,使科幻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文学潮流。
  
  首先谈到雨果·根斯巴克——第一本真正的科幻杂志《惊奇故事》的创办者,也是最早将 science fiction 这个词语敲定下来的人。
  
  作为开创者,他所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将以前各种各样的科幻小说归拢起来?我所查到的来自他的定义非常有趣:科幻是凡尔纳、威尔斯和爱伦坡类型的故事。
  
  凡尔纳是大男孩的冒险,威尔斯偏重文学性,而爱伦坡的故事根本不被现代读者当做科幻小说。但依照根斯巴克所言,这些故事既包含科学内容,又预示未来,还带有迷人的传奇色彩,三位一体。阅读时趣味横生且饱含教育意义——你看,科幻是带有教育性的,以饶有风味的形式传递了知识,科幻中描绘的新发明,在未来均可能成为现实。
  
  以上均是来自根斯巴克的定义。利用枚举法来解释,足够广泛,却不够明确。对科幻史不熟悉的读者或许会对此一头雾水。
  
  约翰·坎贝尔:科幻是写在纸上的梦
  
  继根斯巴克之后是编辑意识更强的约翰·坎贝尔。海因莱因、阿西莫夫都是从他这里走出的科幻作者,他一眼相中海因莱因的第一部小说《生命线》,以此为契机将作者逐渐培养成出色的科幻大家。
  
  坎贝尔给出的科幻定义更为简洁:科幻小说包含了对技术社会的希望、梦想与恐惧。你会感受到他的定义带有一定情绪,有些感性化。
  
  他还给出了一个更加浪漫的定义方式:科幻小说是写在纸上的梦。这个定义更体现出他对于科幻的理解的宏大感,充斥着黄金时代那种气象万千的感觉。
  
  因此,他旗下的选稿极具倾向性,他在雨果·根斯巴克基础上,形成了一股黄金时代产生的巨大推力,整个黄金时代的主流审美均是依照他的逻辑进行。他对于科幻小说如何去展现其独特美学和世界观的设定非常明确,在他的定义之下,要求作者去写真正的科学,用现实手法去写超现实的题材。
  
  他对作者说过:你要用英语的过去式去写将来的事务。处于这个操作层面上,经他之手的作品读起来有一种时间的错位美学。
  
  坎贝尔是第一个建立范式的人,将科幻的边缘刻画得更为明确。从此,以美国开始的科幻文学变成一个有意识的文学运动,随之迎来了科幻的黄金时代。
  
  讲完编辑之后,便可提到黄金时代的三巨头:克拉克、阿西莫夫和海因莱因。
  
  其中克拉克是英国人,阿西莫夫是后来才到美国的俄罗斯人,而海因莱因是位地道的老美。
  
  他们身上有着蛮有意思的共同点:均参过军,克拉克是空军,阿西莫夫是陆军,海因莱因是海军,正巧凑齐了海陆空三军。三位共同经历了二战,也都完整经历了冷战。这是两个对技术推动极强的历史时期,是所有人对社会本身结构反思非常强烈的时代,所以他们的作品背后都会有很强的时代印记。这也是再很难产生和科幻三巨头所匹配人物的重要原因。
  
  往后,我们便继续讨论这三位对于科幻的定义。
  
  克拉克:先进技术就像魔法
  
  克拉克是三位中最放飞自我的一位,来自他的定义直到现在还是所有幻想类文娱作品的设计信条: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看上去都与魔法无异。
  
  克拉克本身写下都是非常硬派的东西,但表现手法却是光怪陆离。例如我最喜欢他的作品《与拉玛相会》,读时觉得很硬,但是仔细回想后发现他其实没有给你什么结论,没有结局的结局,显得很缥缈。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
  
  阿西莫夫是一位科普作家,也是一位学者,和克拉克关系蛮好。他专门写过关于科幻小说的书,其中对科幻的定义稍微收敛一些: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
  
  在阿西莫夫看来,科幻小说主要描绘虚构的社会,这个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区别在于科技发展的性质和程度。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多讲科技发展,还会探讨社会性问题。他提出「科幻小说就是在纸上的社会实验」,所以他的《基地》更像是一个社会实验的推演,而这点在《基地1》的中的体现尤为强烈。在他作品晚期,更是偏向社会化去书写,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科技点子。
  
  海因莱因:科幻是推断性文学
  
  海因莱因和其他两位的不同在于,他是较早提出「推断性文学」这一概念的人,科幻是推断性文学,英文就是speculative fiction。近几年在国外,无论是幻想方面,还是整个文学领域都会提起这个概念。而国内既有将其翻译成「推测」,又有译作「思辨」、「推想」,从这些翻译中便可感觉到,它是讲究推断性的、有逻辑的。
  
  海因莱因说:推断是对未来事件的一个现实主义的推想或是演绎。他的创作思路也是如此,具有非常明确的创作目的。他的推断性是一种极具科学性却又不局限于此的逻辑,他往往会从思想的角度去说明一切。
  
  四十二老师提出,阿西莫夫和海因莱因各有很强的思辨性,而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在此辅以一例来说明他们的社会思想实验性。
  
  阿西莫夫作品具有极强的史观感,其通过改变变量导致社会向前流动,逐渐开枝散叶,转变成不一样的场景。《基地》便是一部典型的作品,读完四本之后再回到第一本,便会发现他是一部严丝合缝地将初始变量推至面目全非的作品。
  
  海因莱因的作品则是包含所有有冲突的观点,最集体的、最民众的、最男权的、最女权的,他把所有东西都放在一起,而不是去推其中的某一个观点,这是他文字中的社会实验性。思辨性最强的作品推荐《异乡异客》,这部相关于伦理,类似一个自省的过程。
  
  读海因莱因的东西时,最有意思是去猜测不同矛盾的观点背后,作者本人可能是什么观点。而阅读阿西莫夫的快感则来自于跟着他的逻辑去走。从他们作品中能够获取到的是不同的阅读乐趣。
  
  读海因莱因的东西时,最有意思是去猜测不同矛盾的观点背后,作者本人可能是什么观点。而阅读阿西莫夫的快感则来自于跟着他的逻辑去走。从他们作品中能够获取到的是不同的阅读乐趣。
  
  勒奎恩:what if
  
  黄金时代之后便是新浪潮了。来自女科幻作家勒奎恩的定义:what if,这是我认为比较标准,而且到现在仍有意义的关于科幻的说法。她说幻想就是一种如果,一种「what if」,是一种带有虚拟性的概念,是一个针对现实的思想实验。
  
  这点在勒奎恩的作品里就表现明显。不管是《黑暗的左手》对于性别的实验,还是像《一无所有的人》公有制相关的实验。
  
  比起黄金时代的社会推演,新浪潮拥有更集中的思想实验感。四十二老师讲到,新浪潮在科幻观上是有带有叛逆性的,像阿西莫夫常常改变变量,而勒奎恩却是颠覆变量,例如在《地海》中,她探讨白人中心思维的方式是对调主人公的肤色,将文明种族的肤色设为棕色或是黑色,而反过来将白人塑造成外围的蛮荒民族,这种激烈的对调使得对去白人中心化的讨论变得非常鲜明。
  
  说起新浪潮,我最喜欢迪克的一本书是《高堡奇人》:假设纳粹获得胜利,美国被瓜分,世界将会出现怎样的走向?他这本书非常的「what if」,把世界架构感很强的东西也能写的非常文学化。
  
  其实整个新浪潮无论文风、个体性如何,其本身体现出的纯思想性、革新性要比黄金时代更强。
  
  冈恩:科幻小说拯救世界
  
  冈恩,一位美国非常着名的科幻作家研究者和编辑,和威尔斯握过手。在此,我推荐他的《科幻之路》这套书,他从最早被划分为科幻的作品开始梳理,直至今日。这套书是非常棒的科幻入门书籍。
  
  他对科幻小说的定义特别直接:科幻小说就是社会小说。甚至说到,在现代社会,可能科幻小说可以拯救世界。
  
  《科幻之路》从理论上过了一遍科幻史,并且在每个时间段给出一个作品,使得读者既有直观的历史感受,又能体会那个时代的科幻小说文风。他挑选的作品不仅限于科幻作家,也有一些文学家、科学家,比如说开普勒以及博尔赫斯。于此便可给读者展现出科幻在文学和科学上交错定位的状态。
  
  Chapter 2:科幻VS科普,科幻小说中的技术真的会实现吗?
  
  科幻是否就是具有强故事性的科普呢? 科幻与科普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本节中,科幻作家双翅目与主持人四十二、西蒙谈论了第二个话题:科幻和科普之间的关系。
  
  我们最先讨论下,如果科幻等同于科普,那科幻群体为什么没有和科普的群体重合呢?
  
  科普读者为什么去读科普,什么样的读者是科普读者,大家对此都有相应的概念。
  
  那么,是科幻读者又是怎样的读者呢?
  
  中二期小孩:好奇心之王
  
  其实初中二年级这个年龄划分也不够精准,我认为这个年纪标准还在下放,许多小学生就看过不少冒险故事。
  
  这个时期正是小朋友建立世界观、好奇心最为旺盛的时候,再加上对文学还没有形成概念,不会因为书本的文笔好坏决定是否阅读,只要故事读起来有意思就足够了。如果在这时被科幻深深击中,基本上便会对科幻抱有长期的兴趣。
  
  我小时候便是从凡尔纳开始接触科幻,去阅读市面上《科幻世界》、《科幻海洋》之类的杂志,逐渐对科幻开始入心、走心,长大后也对其怀有持续兴趣。但是如果那时候没有着迷于此,那长大后也很难再去沉下心来阅读科幻作品。像现在80后、70后的科幻读者群体,基本已经定型,很少有再出现的新鲜血液了。
  
  关于这个群体的信息来自于美国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开口期之后还会持续接触科幻的人,一般都受过大学教育、正处于人生上升期或是对人生上升期有所期待。他们一般来自社会的中间阶级,会对未来抱有一定的憧憬。而很多科幻的核心观点就是:虽不知未来是怎否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未来是值得去想象的。
  
  一般情况下,生活压力特别大的受压迫阶级不会读科幻,极有地位及权利的资本家不一定会真正从兴趣上去读科幻。读科幻的群体在社会地位上处于一种具有期待值的状态。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明显发现,读科幻和读科普的群体是不一样的,在读者群上就出现了科幻和科普的一个明确区别。原因在于,即使大家不知道科普是什么、科幻是什么,从审美上也会给他们一个心理定位。
  
  科幻小说的内容会成为现实吗?
  
  我们再从内容上探讨一下,科幻到底是不是科普?之前在科幻的定义中提过,科幻是「what if」,是一个假设,那这些假设放在物理学、生物学中能否成立呢?
  
  首先为大家介绍两本相关的书籍:一本是《巫师、外星人和星舰:科幻与奇幻中的物理数学》,这本书是一位物理学家所写,他在书中探讨了一些重要幻想小说(其中还包括了哈姆雷特)里的假设情节;另一本为李淼老师的《三体中的物理学》,梳理了《三体》中提到的物理问题有多少是可能的、有多少是不可能的。
  
  他们二者得出同一个结论:小说中所提及的基本都是不可能之事,基本都是伪科学。
  
  《巫师》中提到,科幻作者描写的外星人相貌及生活习性,觉得仿佛能自圆其说,但若把其放在一个生态链中,就无法实现了。像地球生态链中,哪怕出一点差错就会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种生态学问题大家几乎是不考虑的。
  
  更有趣的是,我们在黄金时代时讲外太空,三巨头基本会写在21世纪时人类已经无比厉害,征服了太阳系,甚至征服了宇宙。然而真实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还在眼巴巴等待中国的下一次登月。除了技术瓶颈之外,更多的是整个政治形态以及资源配比的问题未被考虑。
  
  物理学家明确指出,所有科幻小说讲起时间穿梭几乎都会提到的相对论、超光速粒子之类的概念,细究起来都是有漏洞的,是错误的。既然所说并非正确的科学概念,它就不是科普。不过他也说到,「量子」是唯一可能实现的领域。所以,若是读到专门写量子的科幻小说,大家可以严肃地想想这是否会成真。
  
  物理学家明确指出,所有科幻小说讲起时间穿梭几乎都会提到的相对论、超光速粒子之类的概念,细究起来都是有漏洞的,是错误的。既然所说并非正确的科学概念,它就不是科普。不过他也说到,「量子」是唯一可能实现的领域。所以,若是读到专门写量子的科幻小说,大家可以严肃地想想这是否会成真。
  
  最近,科幻作者和理论家都认为,现在的时代背景非常适合写「意识」,因为意识目前还是处于黑箱之中。另外还很适合创作「社会假设」,当代社会演变到如今的状态,做社会假设将会相当有意思。
  
  由此可得,科幻因基本全为谬误而非科普,但它是具有启发性的。它不站在知识普及的一方,而是从认知启发的角度讲起。
  
  四十二老师提及,科幻不是在你身后推着你的身体,而是由你主动把脚步迈开朝它而去。不会告诉你科学知识,但会激发你的科学精神。这种感觉是科幻最重要、最本质的一个东西。
  
  Chapter 3: 科幻亦文学:科幻小说是未来严肃作品的土壤
  
  科幻在文学作品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为什么不同人群对于科幻小说分歧极大? 科幻作品该被划分到哪一类? 科幻作家双翅目与主持人四十二、西蒙谈论的最后一个话题是:科幻的文学性如何体现?
  
  《牛津通识读本:科幻作品》最近在国内翻译出版,其中这样定义了科幻文学:将科幻当成一种类型文学是错误的,若仔细阅读,科幻本身杂糅各种各样的文类。
  
  科幻的维度包含极广,在定义上和其他分类学不太一样。科幻一直有想定义自己的内在冲动,却总是难以实现,其实科幻小说作者的写作过程也是科幻不断被再定义的过程,科幻的定义是随着整个市场的演变在不断变化的。
  
  有一种比较学术的说法:科幻是一种副文学、一种少数派文学。
  
  科幻分类之难:踩在技术与艺术的交叉线
  
  与其纠结于科幻是什么,不如先讲一下文学是什么。
  
  目前,若是翻看西方的哲学理论或偏文学的理论,都会讲到「诗学」这个概念,讲求所有文学应该是有诗性的。
  
  目前,若是翻看西方的哲学理论或偏文学的理论,都会讲到「诗学」这个概念,讲求所有文学应该是有诗性的。
  
  当今社会,大家开始更多地看电影、连续剧,若是要成为一名编剧,就要读一本叫做《故事》的书,而只要讲到结构情节,就会提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这本书开始就提到:诗有六个要素,第一便是情节。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将情节放在首位的,而中国的文论却不是如此。
  
  自然科学发展至今,人文科学的知识体系发展跳跃度很小,可以直接追溯到其源头。那我们现在直接去看「诗学」的核心源头——古希腊。
  
  古希腊人的诗叫「poesy」,这个词和现在的诗「poetry」相似度很高,但是那时的古希腊人并不把它理解成我们现在意义上的诗,而是偏向于「创作、制造」的感觉。
  
  我们对比「技术」的词根「technology」来理解上文。「technology」在那时被翻译为「技艺」,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希腊时期,绘画、雕塑或者制造一个什么东西都是技艺,而我们现在却把绘画和雕塑归为了艺术。通过这个区别可以发现,那时并不是根据艺术与否去划定,而是按照操作方法来进行分类。
  
  在西方的源头我们便发现,诗和操作性技术(绘画、雕塑)已经分开了。
  
  所以现在我们理解「技术」和「艺术」时,潜意识中会认为二者有很大的差别,实际上在历史上大家已经觉得他们差别很大了。这就是为什么科幻难以定义,它把这两者拧在了一起,原本技术和艺术的逻辑不尽相同,而科幻将它们连接起来了。
  
  比如大家可能更多了解游戏和电影,它们均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若说科幻是将两套思想糅合,游戏和电影就是实打实的既存在「技术」上,亦存在「艺术」上,所以就会出现要往哪边分类的巨大矛盾。这些综合性强的东西之所以难定位,是有一个历史源头的。
  
  因此,科幻的难定义,实际上是在一个大学术背景上的难定义,我们并不用特别去深究,并不一定要去跨过这个鸿沟。
  
  文学也不是固定的。比如小说就是一个很晚才出现的门类,尤其是长篇小说,现在的类型文学也是一个逐渐演变出来的东西。文学就像一部进化史,所有东西都是在慢慢向外生长的。
  
  科幻的微妙点:精英小说?通俗小说?
  
  对于科幻属于精英还是通俗类小说,当下存在各种分歧。
  
  若读者是更喜欢读类型通俗类的、不太动脑子的文学作品,会觉得科幻小说倒蛮精英,因为读科幻时往往要带着脑子去读,甚至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科学背景,不能够完全放松地随便翻翻。而对于主流文学领域,科幻又属于通俗小说,毕竟科幻在最黄金的时期也占据了二三流通俗小说市场的大部分。
  
  在通俗领域被看做精英小说,在严肃文学理被看做通俗小说,科幻便处在这样一个两边不靠的尴尬定位。
  
  在文学界,精英和通俗小说被称为严肃文学和非严肃文学。真正传世的作品都是较为严肃的,科幻里是有足够的严肃作品。而非严肃作品,是供给大家娱乐的、偏通俗化的,我们肯定也是需要这类作品的。
  
  「将来最严肃的文学作品恐怕就是要到科幻小说中去寻找。」此话来自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是他写在克拉克小说的前言之中的,也是科幻从业者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无论主流不主流、精英不精英,科幻是可以产生严肃作品的。比如《三体》,就是一部严肃作品兼主流作品。
  
  吴岩老师在《科幻文学论纲》中所提到,主流作品是那些被时代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知识分子所框定的经典。由此见得,严肃作品和主流作品是有区别的。严肃作品无论在哪个时代读都是严肃的,而主流作品却被框定在它特有的时代和阶层。
  
  在现代,主流知识分子并不将科幻小说作为经典,这个是科幻在主流和通俗文学上徘徊的要点,而此要点不在于科幻是否生产出足够严肃的内容,而是在于时代划分的变化。
  
  从科幻的诞生到如今,已经产生了足够多的严肃内容,在我看来,科幻是未来严肃作品的温床。
  
  《科幻文学论纲》:中国特色科幻学术着作

  
  本书虽是一本学术作品,但易读性、分类型非常强。下面摘出书中所写的部分观点。

  
  科幻到底是什么?
  
  书中提到「两个构思」,姚忠环老师介绍:科幻小说和普通小说不太一样。普通文学作品有一个文学构思,虽然我不确定文学构思是什么;科幻小说有一个科学幻想的构思,虽然我不太确定科学幻想的构思是什么,但是至少说科幻有文学性时还得加一个新词——「科幻性」。这就是两个构思,特别符合中国时代性。
  
  也是为什么说科幻作为类型文学并不容易定义,它是一个嵌套结构,而不是并行结构。
  
  中国科幻从何时开始?
  
  吴岩老师专门提到,中国的科幻起源是历史上动荡最大的民国时期。
  
  那时,很多文学家、理论家开始关注科幻。像鲁迅和梁启超,他们两个人对于中国人为什么需要科幻的理解正好是不一样的。
  
  鲁迅先生看到的是这些作品中的科学精神,以及它开民智的作用。依照他的思路,通过科幻可以让人民群众去接收科学思想,他将科幻当做成一个传播工具,是对普通民众思想进行革新。
  
  梁启超是另一个角度,他将科幻说成是带哲理性的小说,把它放在了一个比较高的地位,在他看来这类小说是对中国文化的革新。
  
  鲁迅所说的小说是凡尔纳类,而梁启超所说的是威尔斯类,正好是那个时代科幻的两个分支。当今,梁启超类别的典型应该是特德·姜。
  
  特德·姜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将宗教描写极好,属于宗教哲理了。这种哲理性便是梁启超所要强调的,吴岩老师在书中说:哲理科幻小说是一种专介小说,以发明哲学及格致学得一个读物。
  
  要有宇宙和人生的深层规律,亦要去讲自然和社会,将现在科幻所要求的宏大主题全部概括。
  
  梁启超还有一点特别厉害,他去强调科幻本身作为文学的一个文体,其实是有不一样的表达手法和叙事空间的。先不看哲学和文学如何理解时间,科幻小说玩起时间穿梭、多重宇宙等应有尽有,它作为一个叙事手法,具有很强的先锋性。而在那个时期,梁启超已经看见了科幻小说的这个层面。
  
  梁启超还有一点特别厉害,他去强调科幻本身作为文学的一个文体,其实是有不一样的表达手法和叙事空间的。先不看哲学和文学如何理解时间,科幻小说玩起时间穿梭、多重宇宙等应有尽有,它作为一个叙事手法,具有很强的先锋性。而在那个时期,梁启超已经看见了科幻小说的这个层面。
  
  鲁迅和梁启超的视野,一个是自下而上,一个是自上而下。这两条放到现在也是适用的,作为读者、作者、研究者,都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支去阅读,去写作。
  
  科幻小说=边缘群体
  
  我认为吴岩老师这本书最有意思的一点就在此处,从目录上就将科幻小说边缘性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他提出作家组的概念,去查找这些人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而差异其实均指向了科幻小说鲜明的斗争性。
  
  比如他会专门提到女性中的大男孩型(永远长不大的凡尔纳类型),包括威尔斯、迪克、冯内古特的底层边缘作家型,第三世界国家的全球落伍者型。
  
  吴岩老师的探讨充满唯物史观,他明确提到了科幻的内部动力:科幻作品往往会鲜明地指向一个方向,不管这个方向是否和时代相同,它总是激烈而极端的,因为没有温和的客观作品,科幻才能如此打动人心。
  
  像是美国主流科幻,更多是讲述少数族和女权,这也是一个时代性特点。吴岩老师在女性作家族中提到,科幻足够强烈的思辨性使得它很适合为少数群体发声,而且在阅读上,它具有让读者放下偏见的先天优势。
  
  吴岩老师的分类往往是被压迫的、不具有完整性的群体,被他排除的地方倒是有和科学同样的完整性。这种用边缘群体来做完整逻辑体系的「what if」,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如果做出的文字足够优秀,它的可实行度、启发度就会变得极高。
  
  有许多科幻作者本身就是边缘群体,这也是科幻为什么成为边缘群体集中发声之处的原因之一吧。
  
  例如克拉克就是一个纯边缘人口,他本身是一个同性恋,后来独自在斯里兰卡快活度日,但全世界人都爱他。
  
  科幻作者一般都会爱科学家,这是一个层次递进的爱。像克拉克就很爱钱学森,而钱学森也是一个处于边缘的伟大科学家。克拉克对钱学森的爱至何种程度呢?他在小说中用钱学森的名字命名过宇宙飞船,还专门写作抨击美帝国主义构陷钱学森,说这是美国罪过最愚蠢最可耻的事。
  
  克拉克作为一名铁粉,他来北京领取国际宇航学会的冯卡门奖时还想去医院看望钱学森,但并没有成功,只让他送了两本签名书进去,也不知道钱学森有没有收到。
  
  边缘人口总是真挚地惺惺相惜,而且是跨越各种的惺惺相惜。
  
  最后便用克拉克的墓志铭作为结语:他从未成熟,但是一刻也没有停止成长。
  
  其实科幻也只如此,永不可能被定义,却一直在成长。

<style> </style>
1056 1

评论 (1)
  • 孙述

    孙述 2019-03-18 00:22:27 1#

    文中提到的钱学森先生曾经批评过科幻是“毒草”,不知克拉克怎么想

🐧人间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