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点评 投票 小组 唠叨 问答 活动 相册 资料 用户 我的社区
全部 水贴讨论 外网作品 原创分享 俱乐部官方公告 新闻消息 2023荆棘王冠

罗伯特·海因莱茵作品赏析——《出卖月亮的人》和《玛士撒拉之子》

那晚之前
发表于 2019-10-23 16:04:30

罗伯特·海因莱茵是著名科幻大师, 曾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也与英国的阿瑟·克拉克和美国的艾萨克·阿西莫夫被称为英语科幻“三巨头”。是我非常喜爱的科幻作者之一,我曾在之前的帖子里介绍过他的名作《星舰伞兵》,而今天要介绍的是罗伯特·海因莱茵的“未来史”系列作品中的两部:《出卖月亮的人》和《玛士撒拉之子》。在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作品中,这两部都可算是典型的“软科幻”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出卖月亮的人》包括六个短篇故事,分别是《“要有光”》(Let There Be Light)、《道路滚滚向前》(The Roads Must Roll)、《出卖月亮的人》(The Man Who Sold the Moon)、《安魂曲》(Requiem)、《生命线》(Life-Line)和《爆炸总会发生》(Belowups happen)。从内容上看,除了《生命线》之外,其他五个故事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哈利·波特》系列或《星球大战》系列那样的紧密联系,而是一种松散的相继而起的联系,发生在前面的故事会将影响延伸到发生在后面的故事里去,使这个系列的故事呈现出一种连续发展的伪“历史感”,当然这是一种幻想发生在“未来的”历史。


《玛士撒拉之子》包括了四个中短篇故事,分别是《“如果这样下去......”》(“If this goes on----”)、《考文垂》(Coventry)、《不合群的人》(Misfit)、《玛士撒拉之子》(Methuselah's Children)和一篇附记:关于那些从未写出的故事,其中《“如果这样下去......”》和《玛士撒拉之子》较长,其他两篇较短。

根据附记的说明,“未来史”系列的第一部是《出卖月亮的人》,而《玛士撒拉之子》则是本系列第三部,收集的故事发生在《出卖月亮的人》之后的年代里,在两部之外,还有一个短篇小说集《地球上的绿色山丘》是第二部,收入了发生在上述两部短篇故事集发生的时间之间发生的故事。

从时间顺序上来看,《生命线》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最早,它跟其他五个故事基本没什么关系,属于独立成篇。它假设某个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机器,可以准确的预测出人死亡的时间,这个死亡指的不仅仅是自然死亡,而是也包括了因意外或事故死亡的情况在内,可想而知。这种技术的问世,对保险、信托和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终导致行业的大佬们买凶杀人毁机器。当然,有时候准确的预言到人将死于顷刻,甚至你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挽救他们,或者干脆还是他们死亡的推手之一,对人精神的冲击是极为巨大的,所以这个故事的结局如果是自毁而不是被杀,恐怕会让故事本身更具戏剧化,这也是这个小故事美中不足的地方。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是《“要有光”》,这个故事假设有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高效把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廉价的能源预期让能源大亨们准备把这项发明扼杀在萌芽之中,而科学家选择廉价出售专利来反击,除此之外,这还是一个小小的浪漫故事。这个故事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他提出了一个天才的想法,那就是通过吸收不可见光发电来提高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效率,这个设想现在甚至都有了实物(全碳太阳能电池,当然目前效率还很低),也算是科幻变成现实的例子之一。

《道路滚滚向前》的故事发生在《“要有光”》之后,描述的是当丰富的能源变得廉价之后,贸易的需求带来了运输方式的革命,由不同运行速度的运输带组成的运输带群构成了城市之间交通运输的主体,而隐藏在地下空间维持运输带群正常运转的工人阶层变得弥足重要。在一个澳大利亚交通部部长拜访道路城总工程师的日子里,由副总工程师煽动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故事从“革命”引起的一系列混乱开始,到总工程师直面副总工程师并最终戏剧性地把他制服结束,给我们展现出如果美国不是“汽车上的国家”,而是“运输带上的国家”,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当然故事中描述的革命领导者是卑劣的、怯懦的,也反映出作者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

《爆炸总会发生》这个故事的名字让人费解,故事从世界上第一座核能反应堆的员工出现精神不稳定状态展开,核能反应堆具备远甚于原子弹爆炸威力的潜力逼疯了不少核工程师,而美军海军天文台台长的到访,令这种潜力变成了现实的威胁,他声称根据他的研究,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并非是由陨石造成的,而有可能是因为月球人的核能工厂爆炸所致,爆炸炸掉了大气层,蒸发了海洋并毁灭了月球人类文明,总之他的建议是尽快拆掉核能反应堆。但核能反应堆的运营方和所有方都不可能接受这个建议,就在运营主管打算关闭核反应堆却被董事会强制退休的关头,他手下两位精神不太稳定的工程师却发明了用核反应堆制造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该元素及其同位素可以用作火箭燃料,也是更安全的能源,于是便产生了一个天才的计划,他们制造了一枚大火箭,利用新核能火箭燃料把核反应堆发射到了卫星轨道,然后用核反应堆源源不断地制造人造放射性元素,只需要用飞船往返于核反应工厂和地球之间,把产生出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运回来,此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解决了能源危机。结合核能应用的发展和太空技术的发展,这篇故事可算是紧跟时代的科学幻想了。

《出卖月亮的人》翻译的其实不太好,容易让人产生不准确的联想,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出售月亮的人》或《卖掉月亮的人》,这个故事发生在《爆炸总会发生》之后,讲述的是一代商业奇才哈里曼如何运用各种商业欺诈的手段,获得不断地投资,让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登月。哈里曼本身是运营核能反应工厂的能源财团董事局的一员,他前瞻性地认识到开发月球的巨大商业价值,而他支持能源卫星(即上文说的把核能反应工厂发射到卫星轨道)计划的私心就是想利用这个核能反应工厂产生的燃料来作为登月飞船的燃料,但由于整个社会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财团迟迟不愿意支持他的计划,而新的反应堆虽然安全,却提供不了他所需的人造放射性元素燃料,雪上加霜的是,能源卫星终于爆炸了(《爆炸总会发生》在这里才算切题)。当然故事中的哈里曼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组建了研制和建造团队,招募了航天员,一手策划了整个公关和宣传策略,孤注一掷的组织了第一次登月,他成功了,揭开了人类的新篇章。这个故事简直可以算是私人商业登月运作的经典案例。

《安魂曲》是哈里曼的结局,作为登月计划的总设计师,哈里曼其实没有实现他自己的目标——亲自登上月球,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当他因登月获得了极大的财富和名声之后,他自己登月的计划看起来是实现不了了,因为他已老迈,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而国会授予能源财团独家开发月球的权利时,就要求身体条件不合格的人就不能进入太空。哈里曼亲自登月的心愿却没有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并最终在两位飞行员非法的帮助下降落到月球表面,“他的心终于有了宁静的归宿”。

《“如果这样下去......”》讲述了一个颇为罗曼蒂克式的故事,故事的背景假设美国在某个年代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沉沦于又一个“黑暗时代”,成为孤立主义者,处于绝对神权统治之下(根据附记的记载,从第二部,也就是《地球上的绿色山丘》所处的背景——美国领导的太空时代,到第三部的黑暗时代之间,作者原本规划了一系列故事来描述这种转变过程,但这些故事大多数都永远不会被写出来了)。故事的主角原本是忠于美国神权象征——转世先知——的私人卫队“天使团”里的一名卫兵,是一个合格的战士和虔诚的信徒,后来因为爱上了侍奉先知的修女而叛逃,并最终加入了地下反抗组织,凭借其高超的军事才能,最终成为反抗组织领导团队的一员,并最终帮助反抗组织推翻了先知的统治。跟《星舰伞兵》一样,虽然故事的基底是罗曼蒂克式的,但整个故事实际上更着眼于主角的个人经历和成长历程,别说爱情的成分,甚至对于战争场面都描写甚微。

《考文垂》的故事发生在推翻先知,建立新政权之后,在上个故事“革命”的过程中,反抗组织利用媒体技术来洗脑和催眠民众,从而成功地策反了一些极度迷信先知的人,最终推翻了“先知”的神权统治,建立了被称为“美国”的新政权,新政权把那些不能接受新政权的人放逐到了一个叫“考文垂”的被隔离的区域内,在故事的开头,一个叫麦金纳的人,因为被人侮辱,挥拳打中对方的鼻子,被新政权的法官判处接受“调节”或是接受“放逐”的刑罚,他因为不愿意被“调节”或者“治疗”(在上个故事里,美国政权已经掌握了如何窥探和催眠人的思想的方法)而选择了被放逐到“考文垂”(一语双关,考文垂本身就有被孤立和放逐的意思)。麦金纳到了考文垂,才知道考文垂有三个区域,分别是:形式上有民主政府统治的“新美国”,绝对独裁的“自由国”和居住在山区的死硬分子“天使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里充满着政治隐喻,“新美国”显然对应着美国,强调“责任与服从”,“在那儿你睡觉都能发现床单下藏着一个该死的秘密警察”的“自由国”对应着苏联,“天使团”则是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既像中东某些国家,又像没解放的西藏,这三个区域与隔离区外的“美国”以墙相隔,且生活境况一个不如一个,当然与之相比,外面的“美国”就显得像天堂一样了。当麦金纳得知新美国和自由国放弃敌对,打算联合起来,打破隔离墙攻击“美国”的时候,他溜出了隔离墙,去外面告密,并由此被宣布他已经被“治愈”了。老实说,这个故事很短,但其背后的意味是深长的,只不过从故事本身来说,有点虎头蛇尾,如果能让主角遍历三个区域,最终才乐意回归“美国”社会,恐怕讽刺意味会更浓烈。

《不合群的人》是一个典型的科幻故事,作者描述了很多技术细节来让太空旅行显得真实,故事也花了一些笔墨来勾勒一个具有超强心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男孩,这个叫利比的男孩会在《玛士撒拉之子》这个故事里出场并展现其天赋。

《玛士撒拉之子》这个译名存在严重的错误,Methuselah的“h”实际上不发音,所以这个名字的音译过来应该是“玛土撒拉”或“默突舍拉”,他是圣经中最长寿的人,相当于中国的彭祖,著名的诺亚方舟建造者的诺亚,就是他的孙子,另外之子的翻译也欠妥,因为本书里面,描述的是一群长寿的人,这些人既有男也有女,所以书名应该译为“玛土撒拉的子孙们”才更合理。这个故事讲的是,从数百年前,就有一个长寿的种族生活在人群之中,当他们逐渐把自己的秘密揭露人前之后,当局政府就为了解开他们长寿的秘密而试图把他们一网打尽,为了避免被迫害和研究,在老谋深算(字面意思)的拉撒路·龙的策划和带领下,他们整个种族近十万人都登上了一艘太空船,飞向了星空(那个叫利比的男孩凭借其天赋当了领航员)。在星际旅行中,他们来到了一颗宜居星球,却因为不愿意信仰诡异的本土宗教而被那个星球的神和原住民驱逐出去,接着他们沿着那个星球的神的指引来到了另外一个宜居星球,一部分人又因为不愿意转变得跟原住民一样而选择了离开,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回到自己的家园(星际旅行过程中,他们掌握了不少高科技,拉撒路·龙认为他们有资本跟地球政府谈判)。当然结局有点峰回路转,这里就不剧透了。


罗伯特·海因莱因的这些故事,主角基本都不是天生英雄式的人物,常常要伴随着思想上巨大的转变才能成长起来,成长为可靠、坚定的硬汉,场景往往也说不上宏大,但切换自如,文字硬朗、理性,节奏张弛有度。作者还特别擅长把思想和细节隐含在故事之中,让人读来,妙趣横生之外,又能发人深省。“未来史”系列故事让人在时代变迁中体会到鲜活的幻想在生根、发芽,直至发展壮大,这种“空想资本主义”的叙事风格和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197 1

评论 (1)
  • 鱼头满山跑

    鱼头满山跑 2019-10-24 13:34:26 1#

    第二张图感觉封面不好看哈哈哈

    主角基本都不是天生英雄式的人物,常常要伴随着思想上巨大的转变才能成长起来,成长为可靠、坚定的硬汉”

    这段话让我有些感慨。

    这是我们国内的写手们非常欠缺的东西。

🐧人间办事处